|
|
您當前的位置 : 天津共青團 >> 戰疫青訊 |
戰疫青訊 第六期 |
時間 2022年01月16日 來源 辦公室 |
戰疫青訊 第六期 ?。?022年1月15日) 1月8日,一場突發疫情襲擊津城,天津打響了中國“奧密克戎”防控第一場大規模遭遇戰。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人民齊心協力筑起了群防群控的牢固防線。市青聯第一時間向全體委員和廣大青年發出《青春出列同心抗疫 聯手戰勝奧密克戎》的倡議,號召青聯委員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科學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以實際行動詮釋青年擔當。 市青聯積極發揮組織優勢,分兵把口,整體推進、系統發力,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排頭兵”——“白衣戰士”重披戰袍,再戰“紅區”。市青聯常委、天津市兒童醫院新冠肺炎專家組成員、呼吸科主任醫師郭偉,市青聯委員、天津市海河醫院呼吸與重癥科副主任于洪志,市青聯委員、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重癥醫學科護士長沈悅好,他們都是2020年抗疫戰場上的“老兵”。此次疫情警報拉響之時,郭偉、于洪志嚴陣以待,守在“紅區”;沈悅好服從命令,留守“后方”。市青聯委員、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檢驗科主任任麗,市青聯委員、南開大學附屬醫院燒傷整形科副主任李林,入列核酸檢測“突擊隊”,開啟24小時“戰斗”模式,“硬核”保障大篩順利實施……還有很多這樣的委員,他們用自己的堅守和決心為城市和廣大市民吃下了一顆大大的“定心丸”。 “文藝兵”——“哏兒都”青年樂觀應戰,以藝戰“疫”。市青聯委員、中國舞蹈家協會街舞委員會天津聯盟常務副主任吉順,快速組建天津街舞青年戰“疫”志愿者服務隊,他們團結一致、“舞”力抗疫,被中央電視臺等多家主流媒體相繼報道,成為守護美好家園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市青聯委員、天津市春華秋實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蔡成發揮自身文藝特長,錄制快板書,致敬挺身而出的“逆行者”,展現了“哏兒都”人民同心抗疫的決心,普及了科學防疫知識,傳遞了樂觀向上的青春正能量。 “志愿兵”——“紅甲大白”主力部隊,無所不能。疫情下的城市寒風瑟瑟,但總有一抹紅色給核酸中的大家帶來無限的溫暖,那就是志愿者的“紅馬甲”。市青聯常委、寶坻區一家親青年志愿者服務社理事長袁鴻飛,市青聯委員、靜海區與愛同行助困志愿者服務中心主任靳寶娟等委員先后組織2000余名志愿者服務疫情防控。還有很多委員直接以志愿者身份參與其中,這就是我們打贏這場防疫阻擊戰最大的底氣。 “勤務兵”——使命擔當堅強后盾,勝利保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市青聯委員、榮程普濟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榮程鋼鐵集團董事長張君婷,向抗疫一線捐款1500余萬元,解決一線最實際需求,保障“三區”基本民生,保生產穩健運營,助力天津“硬剛”奧密克戎;市青聯常委、天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教師傅鋼,市青聯委員、海祿牧業(天津)有限公司董事長左正,通過各種方式找來了千余件防護服等物資,為“紅甲大白”們解了燃眉之急;市青聯委員、華喜匯通集團董事長李鵬,緊急出動85臺供應鏈貨運車,設置33個供應點,有效確保了封控區內市民的生活物資供應;市青聯副主席、天津市寧河區美農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經理劉曉君,連夜制作打包臘八粥、包子等暖心物資,在農歷臘八當天,親自送到防疫一線工作人員手中。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當前,各級青聯委員為防疫工作提供物資投入1600余萬元。 濱海新區青聯組織帶領“濱城”青聯委員主動出列。組織志愿服務隊43支,招募志愿者近800名。號召委員帶領單位突擊隊,連夜完成搭建方艙核酸檢測實驗室的任務,做好現場網絡接駁。勇擔使命、積極作為,動員委員為津南區捐助口罩5萬個,同時也為奮戰在濱海新區防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及志愿者們捐贈口罩2萬個。 河北區青聯組織青聯委員、青年黨團員組成青年志愿者團隊為河北區各篩查點運送物資。帶領委員為核酸檢測點迅速搭建帳篷,協助一線醫護人員和社區志愿者組織群眾核酸檢測。動員委員一起為一線“戰士”們送上一碗碗熱騰騰的臘八粥和甜甜的姜糖水。 南開區青聯組織引領委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他們中有肩負“呵護兒童健康,承載生命重托”責任、先后4次進入“紅區”、零距離為確診兒童診治的“白衣戰士”;有踐行共產黨員和青聯委員初心使命,持續堅守在防疫一線的志愿者;有帶領14名青年加入一線采樣點,奮戰近24小時參與完成約5萬人次核酸采樣任務的企業家……他們積極參與信息登記、秩序維護、核酸檢測等服務,為阻擊奧密克戎、助力疫情防控貢獻青春力量。 東麗區青聯第一時間組織委員投身防疫工作。疫情防控是“一家”,動員委員捐助20頂帳篷、600件防護服和2個集裝箱,分別用于河西區、西青區核酸檢測工作;戰勝疫情靠“大家”,組織委員帶隊90余人次深入社區、采樣中心共計43個點位,開展篩查工作。 西青區青聯積極組織動員委員參與信息登記、秩序維護等志愿服務,切實減輕了社區工作人員的壓力,發揚了甘于奉獻、勇于擔當的志愿服務精神。組織委員為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捐贈價值2.5萬元的暖貼、桶裝方便面等物資,充分彰顯了青年一代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家國情懷。 津南區青聯組織委員投身大篩一線,聯手抗疫。引導青聯委員勇擔職責,采購外科手術室級別消毒滅菌機器人9臺、醫用外科口罩3萬個,定做100套長款棉服,支援抗疫一線,捐贈物資價值近20余萬元。 北辰區青聯組織號召委員加入“北辰區青年突擊隊”,與全區青年志愿者共同服務一線。倡導委員主動擔當作為,2名委員帶領20余名醫護工作者進駐基層采樣點,1名委員主動報名進駐隔離點參與服務。動員各界委員捐贈廂房、防護服、口罩、手套、食品等物資約20余萬元。 武清區青聯第一時間行動,引領青聯委員在抗疫中有作為,參與13個鎮街30余個檢測站點的核酸檢測;在抗疫中有聲音,深入社區開展新媒體宣傳,做到青春有“聲”;在抗疫中有擔當,動員委員捐贈防疫物資,醫用外科口罩1.5萬個,暖貼1萬個,醫用檢測手套5500副,為一線的工作人員送去溫暖。 寶坻區青聯組織委員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累計3000余人次,迅速組建疫情防控青年志愿服務突擊隊,1200名志愿者在全區各社區、村居檢測點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積極協調資源,募集資金10萬元,并籌集暖貼3000份,直接送到篩查一線崗位,為篩查基礎保障工作奉獻力量。 寧河區青聯充分發揮組織動員優勢和人才智力優勢,迅速響應號召、緊急動員起來,用實際行動詮釋青年擔當。“沖鋒在前”,組織委員為村民采樣5800余人次;“寒冬送暖”,組織委員為核酸檢測工作人員免費提供盒飯、臘八粥等食品2000余份;“響應號召”,組織委員參加核酸大篩志愿服務,為進行核酸檢測的群眾提供幫助。 薊州區青聯組建了7支核酸篩查青聯委員志愿服務隊,約50余人深入城區71個核酸檢測點位進行志愿服務工作。組織委員向社區捐贈6頂帳篷、20箱水,面向全區醫護工作人員、青年志愿者免費提供餐食,為疫情防控提供后勤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