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當前的位置 : 天津共青團 >> 戰疫青訊 |
戰疫青訊 第九期 |
時間 2022年01月20日 來源 辦公室 |
戰疫青訊 第九期 (2022年1月19日) 疫情發生以來,各級團組織迅速進入“戰時”斗爭狀態,強化“青年文明號”“青年突擊隊”示范引領作用,發揮專業技術優勢,立足青年崗位建功,在“急難險重新”任務面前沖鋒在前,攻堅克難。密切關注、及時回應青少年訴求,竭力關愛幫扶受疫情影響的青少年,扎實做好結對服務、心理疏導等工作。聚焦“為黨育人”主責主業,將疫情防控作為一場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思政課,在實踐中做好思想引領,激發青春作為。 濱海新區團委構建“機關干部+社工+志愿者”工作模式,機關全體工作人員帶頭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全力以赴助力“濱城”核酸篩查。有機融合科技創新成果與疫情防控,團區委兼職副書記陳方平帶領天津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組建防疫應急支援隊伍,派出多套“虎鯨”工業無人機和“虎穴”移動式全自動機場,以快速機動、實時傳輸、遠程控制、全自主不間斷作業等技術優勢,分組在檢測點位巡檢覆蓋,展開低空大范圍防控秩序檢測,有效保障核酸檢測工作的有序進行。 團武清區委發揮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作用,配備國家二級專業心理咨詢師20余人,為一線醫護人員、志愿者和工作人員提供個人心理咨詢、團體心理輔導等公益服務,并為每位咨詢者建立檔案,分類管理,確保個人信息的保密性以及咨詢工作的完整性,為緩解心理壓力、及時加強疏導、做好人文關懷貢獻力量。 天津大學團委發布《天津大學學生團支部疫情防控期間工作指引》,動員全校團支部帶領青年學子“寫一封特別的家書”“開展一次特別的團日活動”“度過一段特別的時光”。策劃“以藝戰疫·云聚北洋”空中音樂會,連續開展34場精彩紛呈的線上演出,展演抗疫題材話劇《生死24小時》,藝術呈現津門抗疫史詩。開展“齊抗疫·迎新春”校園文化藝術作品征集,充分展現天津大學全體師生勠力同心、共同戰“疫”的家國情懷和大愛擔當。 南開大學團委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南開大學三周年之際,推出大型原創話劇《楊石先》線上云端展演,傳承弘揚愛國奮斗的公能精神;學生會、研究生會以多種方式擔當作為,牢筑青春戰“疫”防線,相關事跡受中華全國學聯微信公眾平臺報道。推出戰“疫”生活特別企劃,以抗疫故事征集、導師有約講座、志愿公益課堂、心理健康疏導、職業生涯規劃等活動充實學生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把黨團組織建在防疫斗爭第一線,在志愿服務青年突擊隊中成立1個臨時黨支部和23個臨時團支部,發揮基層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河北工業大學團委面向全校青年學子發布《眾志成城,砥礪戰“疫”——致河北工業大學全體團員青年的一封信》,有效發動230名冬奧會志愿者協助完成紅橋區居民的核酸檢測和軌跡排查工作。推動文創征集活動,以攝影、視頻、vlog、H5等新媒體文化作品致敬疫情防控中的“逆行者”。開展云上支教活動,帶領中小學生了解防疫知識,正確認識疫情,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 天津商業大學團委指導市、校兩級青馬學員深入一線疫情防控志愿工作,市級青馬學員抗疫事跡獲多家媒體轉載。在公眾號開設“天商戰疫”專欄,及時發布疫情防控信息,維護清朗輿論環境。以學生會、研究生會骨干為主體,發出抗疫宣言,面向全校師生、校友征集抗疫作品,傳遞青春正能量。 天津音樂學院團委以專業所學創作、排演音樂藝術作品,用文化凝聚力量,以藝術彰顯擔當。管弦系學生創作抗疫題材原創作品《永恒的心》,并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和馬林巴專業的學生在線云演奏。團員王泊玨在民園體育場檢測點參與“二篩”志愿服務,工作間隙用大提琴現場演奏《我愛你中國》,為打贏疫情攻堅戰貢獻音樂力量。 天津天獅學院團委迅速集結志愿者400余人,組建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6支,為形成嚴密疫情防控網添磚加瓦。藝術與設計學院師生發揮專業優勢,設計制作“哏都特色抗疫表情包”,向抗疫人群傳遞溫暖力量,展現“哏都”人民戰勝疫情的勇氣與決心。 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團委動員第一期“青馬工程”培訓班學員積極投身抗疫,彰顯擔當;160余名在津學子和50余名外省學子主動“請戰”,參與所在社區、村莊的體溫檢測、人員登記、防疫宣傳、秩序維護等志愿服務;在公眾號下特別開設“青春出列|商職青年的‘戰疫’日記”版塊,宣傳青年師生的抗疫故事,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示范作用。 市級機關團工委迅速響應市委、市政府的行動號令,組建市級機關青年疫情防控突擊隊盡銳出戰。來自市人大機關青年突擊隊、市委統戰部青年突擊隊等單位的2100余名機關青年黨團員組成114支隊伍火速下沉一線,用“最主動”的請戰志愿、“最迅速”的入隊補位、“最積極”的防疫沖鋒、“最暖心”的為民服務,投入到疫區核酸檢測、數據匯總、物資配送、防疫宣傳、秩序維護、扶老助弱等各方面工作,擔黨員之責,做戰“疫”先鋒。 市海事局團委將力量注入到抗疫最前沿,以“海事藍”映照“志愿紅”。堅持疫情防控和安全監管“兩手抓”,堅守在應急值守、巡航執法和春運保障一線,依托水上動態監管平臺、海事協同管理平臺等信息化平臺,通過電子巡航、遠程監管等方式對轄區水域開展巡查執法和轄區風險研判,強化重點船舶等安全監管,做好應急準備,排查內部隱患,用實際行動維護天津轄區水域水上交通安全形勢穩定,以海事鐵軍過硬作風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 市農業農村委團委積極組織號召青年迎戰,系統內31名團干部、78名團員青年、近300名干部主動下沉社區,參加核酸大篩和社區服務,累計服務時長超5000小時。督導穩產保供,以青年干部為主力成立10個涉農區疫情防控和穩產保供督導組,面向10個涉農區、153個涉農鎮街、3520個村和304個“菜籃子”產品生產保供基地,開展實地督導,及時紓難解困。強化技術服務,啟動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農業生產技術服務專項行動,組建青年技術服務隊深入各涉農區,以“一對一”精準技術服務解決技術難題,全面助力我市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 市公安局團委發布《關于號召全局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干部、團員青年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倡議》,組織開展青年民警抗擊疫情請戰儀式,以堅守度過了第二個人民警察節。全局各支青年文明號、青年突擊隊集體充分發揮典型引領、示范帶頭作用,積極開展人員登記、防疫宣傳、秩序維持、糾紛調解、應急處突、生活保障等疫情防控工作,津南分局青年突擊隊火速出擊、化整為零,堅守在“全城大篩”最前端,將“青”字招牌樹立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守衛在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最前沿。 天津聯通團委第一時間發出《共同戰“疫”——致天津聯通全體團員青年疫情防控倡議書》,團結帶領團員青年投身打贏疫情防控和生產發展的“雙戰役”。產研院各行業團員青年勇挑重任,參與移動維優單元多個基站擴容與故障維修,參與政企響應單元多條寬帶專線維修與電路核查,確保疫情期間通信不斷。推出篩查檢測類、隔離防控類、復工復產類、運營保障類四大類共24項產品,迅速完成手機卡開戶工作,配送組裝門磁設備,為配合疫情防控、保障居民健康、企業復工復產充分助力。 |
|